返回目錄
關燈 護眼
加入書架

王朝之劍 第172章 不公平的買賣

坐下後的牛二貴簡直就像個級正人君子,腰板挺得很直,臉上的表情之嚴肅專注,儼然在等著兩位領導訓話,態度端正得不得了。

但小三卻挨著坐在他旁邊,小鳥依人般靠著他,他的手極不老實的在小三的水蛇腰上摸啊摸的。

可以說,什麼樣的驚天大陰謀都可以瞞過胖子,但這樣的小動作就休想逃開胖子的眼睛。

小三的面板顯然很好,屬於很白很滑的那種,卻偏偏被牛二貴那隻邪惡的爪子摸啊摸的,胖子看得心裡猶如貓爪一般難受,同時又是一股無名火起。

其實這就是男人的通病了,你要是在大街上看見一個時尚妙齡美女挽著一個肥豬般的男人,你一定會很氣憤,先罵直娘賊,再聯想錢色交易,最後就惱怒現在的女人太過現實。

但是假如你自己是這麼一種情況那就不同了,胖子就忘了自己每次和肖玲玲逛街,面對滿街詫異鄙夷的眼神,他心裡那個得意,心想你們懂個毛,勞資是福氣,真愛你們懂不?真愛啊。

張赫顯然就和胖子相反,張赫定力之驚人,簡直不是胖子可以想象的,面對二貴同學的這些猥瑣動作,小張同學旁若無人、熟視無睹。

“我們要賣的貨今天上午已經提前告訴了牛先生你。”張赫緩緩的說道。

“我知道,我也能夠感受到二位大爺的誠意,不過行有行規,請恕我直言,在我們這一行裡,我是從來沒有聽過武大爺和瘋大爺二位名字的。”牛二貴果然直接。

“那又怎樣?”胖子很不客氣,他本來就對牛二貴有點不滿。

牛二貴笑了,只要一笑他臉上的肉就在抖動,眼睛也眯了起來“那就證明二位在這一行裡面是沒有任何信用可言的,所以我要求先驗貨。”

人人都曉得,紅貨無法開封就沒有歸屬權,沒有歸屬權的東西誰拿到就是誰的,貿然交出去風險很大。

胖子惱怒道“你又能驗出什麼來?反正點子你也打不開。”

牛二貴笑道“不驗貨我拒絕交易,當然,你們也可以找別的大戶來談。”

說完他就一副站起來要走的神態,小三也站了起來。

張赫笑了“驗貨就驗貨,我相信牛先生。”

胖子只得悻悻的閉嘴,牛二貴笑道“還是武大爺您有眼光。”

兩根旗幟和一個錦盒很快擺上了桌,牛二貴從包袱裡拿出一個款式古老的銅製放大鏡,貼在盒子上掃描,而他的眼睛都快瞄進放大鏡裡面去了。

這一刻,他看起來才不像是個暴戶,而像一個精明的買家,他一邊驗一邊喃喃道“聽說這是百里鏢局第一次接我們南方的貨,他們在南方是沒有分號的。”

張赫和胖子都把他望著,都不知道他說這些是什麼意思。

但他二人很快就知道了,因為牛二貴繼續道“這盒子是系統頒給鏢局的,上面印有小字編號,‘京師,百里,cp’,盒子沒錯,確實是百里鏢局保的紅貨,裡面的確是《割鹿刀》的圖紙。”

胖子懷疑道“你憑什麼這麼肯定?”

牛二貴道“根據我所知道的訊息,保這批紅貨的人是百里鏢局的長天帆,長天帆是上個星期的星期二從京師出前往陳州的,那天百里鏢局京師總局動用的系統保鏢編號末尾是3oo-3o5這個區間,這上面的編號是3o4,我至少有五成把握敢肯定,這就是其中裝紅貨的一個編號。”

張赫和胖子當場歎服,果然是吃這碗飯的人,這精準的資訊也只有他這樣的大黃戶才知道。

牛二貴又開始掃描旗杆“這兩根杆子卻不是系統所有,但是上面仍然有編號,號碼是3o2和3o3,顯然是他們出前夕送給系統認證用來保鏢的,旗杆底端可以看見。”

胖子把腦袋湊上去,旗杆的底切面果然有一行細如針眼的數字,不用放大鏡當真的難以看清。

牛二貴又道“這是京師‘鐵錢記’賣出來的旗杆,不但質地完全一樣,而且也有標識,聽說百里鏢局和鐵錢記生意上往來很密切,看來這兩旗杆也是真貨,裡面裝的東西不用懷疑了,二位,你們的誠意很足啊。”

張赫二人只得再度歎服,術業有專攻啊,但同時他們也可以想象,百里鏢局對這次行鏢的準備也是相當充足的。

牛二貴收回放大鏡,又眯起了眼睛“兩位大爺,貨沒有問題,開個價吧。”

胖子馬上搶道“一百萬兩。”

牛二貴忍不住笑了,就連小三的臉上都有了絲絲笑意。

胖子有些惱火“笑什麼笑?”

牛二貴的眼睛眯得更厲害了“這三樣東西值得了1oo萬兩嗎?”

這次張赫把話接了過去“那牛先生認為能值多少?”

牛二貴瞧著桌上的紅貨“那個什麼暗夜流光劍我沒聽說過,相比於另外兩件紅貨,它完全可以說得上是贈送品,真正值得買的,是《割鹿刀》的三張圖紙和十三顆夜明珠,最多值這個價。”

說完,他揚手比了一個手勢。

胖子忍不住道“1o萬?”

牛二貴緩慢的點了點頭。

胖子勃然大怒“他媽的,敲槓子你也不是這麼一個敲法。”

牛二貴完全無視他的衝動“我沒亂報價,這是紅貨,不是現貨,只要是紅貨,價值先就得降一半,三樣東西的最高價值就是1oo萬,但是你們自己應該明白,這批紅貨實在是牽扯太大了,除了我以外,這上海城沒人敢接,我要轉手也得透過多個渠道中轉出去,我出這個價格,實際上已經非常優厚。”

胖子怒道“但也不可能1o倍縮水呀。”

“不錯。”張赫果斷的插話,“正如牛先生所說,這批紅貨太燙手,我們能夠把它從陳州運到上海城,其中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,牛先生應該想象得出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