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錄
關燈 護眼
加入書架

靈魂吸食 第7章 張祼傳

張祼,來歷不詳,自小也是被這悠然觀上一任掌觀收養,年輕時性格乖張。雖是道人,但是並未被師父要求守清規,十八歲時,師父歿,就留下他一人守著這悠然觀。

張祼師父易簀之際,把他叫到床前,囑咐道:“我收養你於城外五十里的張家村,是被人販子帶到那裡的。我看你可憐,自你兩歲起,便帶你跟我回這觀中修行。雖是修行,除了醫道和詩書,我沒有教你任何與這悠然觀有關的道家知識,但是希望你雖不能秉持一顆然物外之心,但儘量做到:不執著於名,不執著於利。謹記:不可貪多,貪則必失。但可執著於情,你與那王蘭之情,我看在眼裡,並不想阻攔。給你取道號一貧,只希望你能醫者仁心,不嫌貧愛富,樂於清貧。自我死後,這裡並不希望你繼續守下去,若是有一天你想回來,則可以繼續回來。”

那老道士歇了歇,有氣無力地繼續說道:“另外,我死後,把我的骨灰帶到悠然山後的靜寂森林撒掉即可,歷代掌觀者都是這麼做的。。。”

話畢,張祼的師父也就悄然而逝了。

按照他的遺願,張祼把骨灰帶往悠然山後的‘靜寂森林’撒了。

之後他也並未守在道觀,直接奔赴山下城外五十里的張家村,這村子雖是收養他之處,但並不是他來此處的原因。

這村裡大多姓張,只有一戶姓王的人家,家裡有一老漢和他的年輕女兒。張祼與這二人相識,源自於兩年前師父帶他來此處治病救人,救的正是這王姓女子的父親。

王姓女子,名蘭,自小與父親相依為命,蕙質蘭心,很能吃苦耐勞,父女兩倒也生活的過去。

兩年前,王父一場大病,好在遇到師父二人贈醫施藥,才得痊癒,王蘭更是與張祼產生情愫,偶爾下山給父女二人送些山中珍饈草藥。

這次回來,張祼便是娶那女子而來。待到他趕到時,才現王姓人家辦理喪事,匆忙進屋,才現是王父過世,原來是其在田中耕作之時,不慎被蛇咬傷,待到王蘭現之時,已然沒了生命。

這幾日,張祼都在為師父辦理後事,沒能及時顧得王家變故,不由得十分愧疚。

如今這王蘭也只孤身一人,一切事物也只由得張祼料理,好在左鄰右舍幫忙,村民淳樸,大家有忙互助,很快幫王蘭辦理好了老父身後事宜。

張祼與王蘭之事,村裡人也都知曉,更何況張祼經常跟隨師父救人,略通醫理,更是得到村民的喜愛。兩年之後,守孝期滿,二人便在村裡人的主持之下,完成婚姻大事,一年之後生下一個兒子張弼,取名弼者,輔佐也;張祼也就希望兒子能有濟世報國之心,宰相容人之量。

在張弼十歲之時,從外鄉走來了一個藥販子,說是遠處一個村子存在疫病,需要大量採購藥物‘半邊蓮’,村裡識藥最多之人,便是這張祼,於是便打聽到了王蘭家。

這十年間,夫妻二人也就靠著給鄉村民行醫施藥過日子,為他人治病,以前跟著師父基本是贈醫施藥,不求錢帛。現如今需要養家餬口,所以張祼行醫需要收錢,但是他也謹記師父臨終所託,不敢貪多,收些人家富餘之物,一家人倒也過得自在富足。

【半邊蓮:一種紫紅色草藥,具有豐富的藥用價值和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。它屬於桔梗科半邊蓮亞科草本或亞灌木植物,其葉互生,花兩性,單生於葉腋內或排成頂生的總狀花序或穗狀花序,花冠左右對稱。中國有2o多種,主產長江以南各省。

半邊蓮在中醫中被譽為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的良藥。它可用於治療毒蛇咬傷、癰腫疔瘡、扁桃體炎、溼疹、足癬、跌打損傷等多種疾病。在《生草藥性備要》和《本草綱目》等古代醫籍中,都有關於半邊蓮的藥用記載。半邊蓮的清涼解毒特性使其成為治療熱性疾病的常用藥物,而其利尿消腫的作用也使其在水腫、腹水等病症的治療中揮重要作用。】

--------------

此時見有人上門打聽藥物之事,夫妻二人自然請得門來,一番溝通也才知道,遠處村子正在面臨缺藥之困。

張祼聽聞到此說道:“‘半邊蓮’,我知道有清熱解毒之效,其喜溫暖、溼潤的環境,附近據我所知也只有悠然山上有一處常年背風靠水之處多有生長。只是那地方山路崎嶇,若不熟悉環境,不容易找到。”

聽聞如此,這藥販子非常高興,立即回道:“既然如此,您可否陪我去一趟,報酬自然少不了。”

“濟世救人,本是學醫之人的分內工作,黃白之物並不要緊,您請稍等,我需要與我妻子商量一下。”言畢,張祼拉著妻子來到內屋,將實情說與王蘭聽。

沒想到聽完之後,王蘭也想一同前去。她對張祼說道:“你我二人夫妻同心,進入山中也有所照應,而且兩個人可以採得更多草藥。”聽聞此處,張祼本想插嘴說道“不在意黃白之物”。

不等他開口,王蘭繼續說道:“我也知道,我們一家靠著行醫施藥,也可以落得溫飽,但孩子長大,需要的錢帛可能不是小數目,就當是為了弼兒的以後打算,咱們這是去採藥,還可以救人,是積德行善之舉:行得春風,指望下雨,互相受惠,你不用有太多負擔。”

聽到這裡,張祼仔細一想也不無道理,但又擔憂道:“可孩子怎麼辦?”

“把他先交於鄰居照看,你我明天一早出,咱們離悠然山並不十分遙遠,奈何山路難找,你也有幾年未曾踏足,著實要費一番功夫。”王蘭說道。

“那好吧,就這樣行事吧。”說完,張祼就回屋同意了藥販子的說法。打算明天一早,帶同他與妻子王蘭,三人一同前去。

第二天清早,三人揹著三個大竹簍,就一同出了,出前,王蘭把張弼放到了隔壁張大娘家裡,還提醒小張弼:要聽話,父母很快就會回來,回來的時候會從城裡給他買綠豆糕。張弼小時候也是十分聽話,狠狠地點了一下頭。

三人朝著悠然山就出了,一路少語。等爬上半山腰時,早已日上三竿。

行至悠然觀外,張祼說道:“我們休息一下,喝點水吧。”

藥販子點頭同意,王蘭也拿出食水分給了張祼、藥販子。

張祼接過水壺,喝了一口,頓覺清醒。他沒有坐下,而是靜靜地走到觀前石碑處,輕輕撫摸,腦海裡想起師父臨終之前的囑託:“不執著於名,不執著於利,不可貪多,貪則必失。”心中不免有些感傷。

休息片刻,因為還要趕路,三人便立即整理出。

遠處眺望,藥販子說道:“這山遠處風景真是很遼闊啊,山上風景也是秀麗異常,只不過這道觀破了點。”

“咱們過了這個半山腰之後,後面的山路就比較崎嶇難尋了,咱們小心一點。”張祼叮囑道。

三人一路前行。

“這地方果真夠荒蕪的,雜草叢生,要是沒來過的人,還真很難辨別,迷路倒是小事,從這掉下去可就是魂歸西天了。”待走到山後,藥販子看著周圍喃喃自語道。

悠然山南靠悠然城,北靠靜寂森林,山雖然不是很高,但綿延亙長,彷彿一道城牆,隔開了森林與城鎮,也是悠然城最為堅強的後背。山中一年四季陽光不斷,河流溼地,森林茂盛,雖不比靜寂森林廣闊,但也幽深蔥鬱;山頂陡峭難攀,如塔尖,偶有積雪,異常寒冷。

走了一會,張智看著前方說道:

“過了前面這座小山坡,再往後步行半小時(書中有小時和時辰的描述:一個時辰=兩個小時),差不多就到我們的目的地了。”

道路崎嶇,林中要麼雜草叢生,要麼植被茂密,需要拿長杆不斷探路。

張祼在前方帶路,由於來過,對於他而言也算遊刃有餘;藥販子經常翻山越嶺,走起山路來,比起張祼也算不逞多讓;王蘭雖然婚後跟隨丈夫從醫,學會識字辨藥等的少體力活動;但自幼做慣農活,體力也算尚可,只是少走山路,不是很習慣。

山坡不高,但是較為難攀,又有尖石地衣,不免有些溼滑、難走,一不小心就會磕破摔傷。

待到三人爬上山坡,都已是氣喘如牛。

張祼安慰道:“後面的路就好走一些了,咱們先喝點水,吃點東西休息一會吧。”

王蘭從揹簍中拿出吃食,給藥販子和張祼都分了些,說道:“當家的,我們帶的食物正好夠一天的,必須得趕在下午太陽落山之前下山,或者到達半山腰的道觀,要不然後面氣力肯定就不足了。揹著藥材,體力耗費更快,很難在明天一早趕回去。主要是擔心孩子,他未離開過父母,我。。。”

張祼打斷道:“我算了一下時間,加上採藥的時間,咱們至少可以等太陽落山到達半山腰,到時候在觀中休整一晚,第二天清早便下山去即可,放心吧。弼兒還是很乖巧的,鄰居張大娘也都很熟。”

藥販子看著二人不免羨慕:“先生,你媳婦好是賢惠。這麼艱險,也願意陪你前來,孩子又是聰明乖巧,看你們一家人不富裕,卻也是幸福得來。”